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修订工作将开展
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》修订工作将开展
中国整理: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巨大,而处置方面严重滞后,大量危险废物的堆存,造成我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。为加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,6月14日,环保部发布关于征求意见稿,展开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》的修订工作。据悉,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》修订由清华大学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展。
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现状
意见稿提出,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逐年快速增长,仅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时间里,我国危险废物产量就增加了近66.7%,2010年全国危险废物产生量达到1586.8万吨。其中,我国工业源危险废物产量早在2007年底就已高达4573.69万吨。与此同时,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欠账较多,全国只有深圳、上海、天津、沈阳、杭州等极少数城市建成了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。
截至到2010年底,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为96.41万吨/年。但我国各地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差异大,利用率处于前三位的地区是河南、山东和上海,利用率分别为100%、93.3%和90%,而利用率低于20%的城市有云南、青海和天津。目前仍有大部分废物直接进入焚烧和填埋等终处置阶段,或直接倾倒、弃置,从而造成潜在的环境污染危害。
修订缘由
修订说明称,随着危险废物的产量增长与管理的日益深入,以及处理处置技术的不断进步,导致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,现行“技术政策”已经远不能适应当前危险废物的管理局面。根据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》总则中提出的“随社会经济、技术水平发展进行适时修订”的要求,现行“技术政策”亟待修订和完善。
修订内容
针对我国在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,意见稿初步设定“技术政策”中需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:明确新技术政策在我国危险废物管理历程中所处的地位,强化其风向标作用;佳实用处理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为重要内容;除对已有条款进行完善和修正以外,考虑将一些遗漏、被忽略的,或者在危险废物管理过程中日益显现出来的,会对危险废物管理产生影响的内容纳入到“技术政策”中来。
修订原则
意见稿提出,在新的技术政策中应着重体现危险废物产生源的控制。即针对各种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,一方面鼓励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再利用,通过源头治理控制危险废物产生;另一方面推出一系列针对危险废物产生者的管理措施,促进其登记、注册、申报,明确产生者责任。
技术政策将由总则、危险废物减量化、收集和贮存、运输转移、利用与处置、鼓励研发的新技术新材料共六部分组成,对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及污染防治提供全面的规范性指导。
- 2022-05-27(新闻)五年内太空酒店绕月飞
- 2022-05-27(新闻)通用汽车计划投资30亿美元用于生产电动卡车货车和电池模块
- 2022-05-27(新闻)食品加工机器有哪些
- 2022-05-27(新闻)图书馆中新增的机器服务型人员
- 2022-05-27(新闻)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区别介绍
- 2022-05-27(新闻)威马蔚来抢先布局二手车领域提升保值率同时如何控制成本
- 2022-05-27(新闻)日系销量震荡下行德系美系快速抢占份额
- 2022-05-27国内五金行业已跻身世界前列七成为民企(新闻)
- 2022-05-27惠普打印业务危机并存或转型遇阻(新闻)
- 2022-05-27锻造条件对连杆胀断椭圆度影响工艺试验与国产材料应用研究(新闻)